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校集体备课会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校马院教师齐聚一堂,以“三院协同研教法 全会精神润课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高质量、深层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马院副院长周丹主持。此次三校联动,创新思政课建设模式,开启了甬城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马院院长吕途教授对两校马院参会的领导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是宁波地区职业院校马院首次开展的跨校联合教研活动,标志着三校在马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校马院打破了校际壁垒,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和智慧经验的有机整合,为提升区域思政课整体建设水平提供了新范式。三方将以此为契机,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教学观摩、学术研讨等活动,共同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体系。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宁业勤指出,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关键要在“融”字上下功夫。明确为什么要融入、为什么能够融入和融入的途径和方法,要找准理论内容与教学章节的契合点,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教学语言,使理论讲授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研讨中,各位教师立足不同课程定位,结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与成长需求,分享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其中,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朱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周莹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徐萌萌三位老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出发,聚焦全会精神,探讨如何通过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与情感认同。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刘光艳、郭兰师及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张立三位教师,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出发,分享了以总结国家经济规划治理历史经验、共同富裕实践为切入点,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党史教育相融合等教学思路。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李佳玥、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包思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孔丹霞等几位老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特点,聚焦青年学生价值引领,探讨如何将全会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修养培育。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胡海军、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潘雪两位老师则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分享了结合全会精神解读时代热点,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教学实施方案。





作为职业院校的马院,本次备课会特别注重将全会精神与职业教育特色相结合。教师们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就如何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与职业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育深度融合进行了热烈讨论,探索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大家一致认为,要将全会精神中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求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马院副院长周丹表示,此次三校马院集体备课会成效显著。与会教师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这一核心主题,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围绕多门思政课程深入探讨理论融入教学的创新路径。会议不仅形成了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方案,为全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载体,更为宁波地区职业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此次备课会充分展现了教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教学转化能力。希望大家将集体备课的智慧成果切实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校马院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崭新起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合教研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并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育人新模式,共同打造思政课建设共同体,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思政力量。
撰稿人:金慧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