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课堂”融入“企业大天地” 培育新时代奋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

发布者:林瑾瑾发布时间:2025-05-09动态浏览次数:536

58日下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人亚·青年先锋班的学子们走进盛威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以“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担当”为主题的“硬核思政”之旅。从百年保险箱的匠心传承,到中国企业的战略破局;从“中国智造”的创新密码,到青年与时代的深度对话,这场沉浸式实践教育让思政课跳出课本,在产业脉搏中激荡青春回响。

在盛威国际的保险箱博物馆,同学们化身“历史侦探”,跟随讲解员穿越时空。从古罗马藏洞的原始木箱,到19世纪机械锁具的精密革命,再到如今搭载人脸识别、区块链技术的智能保险柜,每件展品都是一部“工业进化史”。“这把1932年的机械转盘锁,密码组合超过百万种,其精密程度堪比瑞士钟表。”讲解员轻旋百年铜锁,机械齿轮的清脆咬合声让机制专业的小王同学感慨:“原来工匠精神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技艺传承。”

在展厅转角处,杨晶老师的“移动课堂”别开生面。她指着一台智能保险柜说:“这不仅是产品迭代,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升。”当学生注意到柜体内置的国产安全芯片时,杨晶顺势展开教学,她说:“就像总书记强调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正是破除‘卡脖子’困局的密钥。”当学生惊叹于文物级保险箱的榫卯工艺,杨晶随即引申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的基因密码”。

报告厅内,朱雷老师从政策逻辑到企业机遇,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解读了“双循环”战略下的中国经济新图景,让同学们明白了企业的脉搏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高管访谈环节则点燃全场。盛威国际资深副总裁王磊先生分享了企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一次次的“破局故事”,诠释了“盛威韧性”。他还讲述了企业在公益领域的积极投入,从“盛威普世慈善基金会”到“白峰盛威体育馆”,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盛威首席人才官邱敏女士关于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分享,更让同学们意识到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她说,“盛威正在构建‘未来人才生态圈’,以独有的盛威商学园为载体,不断推出英才培养计划,着力引进并造就一批拥有“激情、严谨、韧性、责任心”的高层次人才。她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螺丝钉’,更是能解码‘双循环’的‘系统工程师’。”

学生感悟

学生们在课后感言中写道:“当保险箱的锁孔与‘双循环’的齿轮咬合,我们突然读懂了新时代的担当,就是让个人选择成为时代命题的解题步骤。”

据悉,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大课堂”改革的缩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途表示: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是“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典型案例,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把握,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呼应交融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领悟真理,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和洗礼。

夕阳西下,博物馆的智能保险柜亮起蓝色光带,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从守护财富到守护信任,从器物制造到文明对话,中国企业正以硬核实力与责任担当,在全球变局中书写新的答案。而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或许正是年轻一代接续奋斗的起点。

撰稿人:王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