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同说档案思政课 共研思政一体化”教师交流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北仑区档案局、北仑区档案馆、北仑区教育局、北仑区大中小学校和北仑区各街道、机关单位等60余名代表共同参加。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度探讨档案资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之道,共商新时代思政育人创新实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
会议伊始,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子珍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自 1999 年扎根北仑办学,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区域、服务区域、融入区域,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方面与地方开展了多样化的合作共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同时他指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 “大思政课” 拓展育人格局,推进全方位深入合作,为北仑 “双一流双示范” 建设注入新动力。
北仑区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贺瑛对北仑区红色档案思政教育品牌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她指出,将档案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丰富生动的素材,又能从档案的独特视角出发,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更契合学生需求。未来,将持续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思政教育研究,创新档案利用形式,深化与学校、机关、街道等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档案在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随后,现场举行了主题馆“北仑区档案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该展馆正式成为北仑区思政教育跨学段协同育人的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场馆里的思政课堂”,助力思政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且富有实效。
在此后的交流环节中,我校米娜瓦尔·艾力、宁波大学曾瑞让等6位教师代表依次分享经验。他们围绕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创新、“沉浸式”大思政课堂构建、红色档案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等内容畅所欲言。不少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巧妙引入档案资料,通过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展示珍贵文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触摸历史的厚重,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爱国情怀。
当天,与会人员还走进学校“海通波宁大道同行”宁波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馆,通过理论讲解、历史档案、影像资料与数字化展陈,沉浸式感受到国家、省、市及学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成效和地位,为职业教育打响“宁波品牌”。
下一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把握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新要求,把红色档案资源与思政课元素相结合,并采取灵活的方式充实素材,不断提高成果质量和社会需求契合度,推动红色档案资源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校馆”双方也将更好地依托这个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做好馆藏资源的研究利用,携手建设好“大思政课”,持续提供丰富生动的教案及师资、场地等教学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