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走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海通波宁、大道同行”主题馆,通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与数字化展陈,沉浸式感受到宁波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实践成果。现场同步举行主题馆“北仑区档案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该展馆正式成为北仑区思政教育跨学段协同育人的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行走的思政课堂”,助力思政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且富有时效。

档案工作,是历史记忆的承载者,记录着社会发展的脉络,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巨变;思政教育,则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所在。为此,北仑区档案馆积极响应国家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号召,积极探索档案思政教育新模式,推出了档案“三色三曲”思政教育品牌项目。
该项目分三个系列实施:一是谱写“红色革命”忆思曲,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时政教育,用档案还原历史,培养革命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奏响“蓝色勤政”励志曲,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勤政务实宗旨,通过档案史志提升机关各服务群体凝聚力;三是唱响“绿色未来”畅想曲,以基层榜样为引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珍惜当下、着眼未来。
在交流环节,来自宁波大学梅山校区的教师曾瑞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米娜瓦尔·艾力等6位教师代表,依次分享经验。他们围绕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创新、“沉浸式”大思政课堂构建、红色档案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等内容畅所欲言。不少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巧妙引入档案资料,通过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展示珍贵文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触摸历史的厚重,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爱国情怀。

“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将档案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丰富生动的素材,又能从档案的独特视角出发,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更契合学生需求。”区档案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持续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思政教育研究,创新档案利用形式,深化与学校、机关、街道等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档案在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新闻链接:https://share.blnews.com.cn/webDetails/news?id=14979086&tenantId=18&uid=61681dbcb77d2e6413ff0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