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草木植成 和谐共生”——我校特色思政课《勇立潮头》第二季第四专题成功举办

发布者:林瑾瑾发布时间:2024-11-29动态浏览次数:572


 “全国生态日是那一天?”“工业三废是指什么?”,11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思政课《勇立潮头》在我校李惠利大剧院成功举办。此次特色思政课通过案例分析和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与生态保护相关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文化交融的生态盛宴。

课程在我校艺术3221包涵与旅游管理3242陈以帖同学深情演绎的歌曲《美丽中国》中缓缓拉开帷幕。两位同学用悠扬的歌声,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美好祝愿,表达了大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子珍和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党组成员、二级高级主办张红枫就 “建设美丽北仑 打造绿色校园”这一核心话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谈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绿色低碳校园的实践,陈子珍部长表示学校多管齐下。在顶层设计方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系统规划与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全校联动的协同推进格局。宣传教育上,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等丰富形式,广泛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提升师生环保意识与参与热情,并将绿色低碳教育纳入思政和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绿色素养与环保责任感。在节能减排行动中,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与材料,如安装太阳能路灯、使用节水器具等,同时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管控水电能源使用,及时解决浪费问题。此外,积极倡导师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开展“光盘行动”,减少私家车使用与餐饮浪费。

   展望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绿色校园的未来,陈部长提出一系列创新规划。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师生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开展科研项目与创新创业活动,为校园绿色建设提供技术与创新支撑。二是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实现校园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提升绿色校园建设管理水平与效率。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携手企业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输送更多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将学校绿色建设成果向社会推广应用。

张红枫局长为广大师生讲述了北仑是怎样成为减污降碳、生物多样性的“模范生,又是如何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张局还讲述了北仑是如何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双向增益。

马院朱雷老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微课——《生态兴国 绿色梦想——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的生态文明》。凭借深厚专业知识与独特的讲解视角,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让在座师生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雷丹丹老师呈现了题为《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绿色答卷》的精彩微课。雷老师以北仑区芦江河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展示芦江河的历史变迁与治理成效,深刻体现了宁波在治水理念与实践方面的创新转变。

在技能与实践成果展示环节,来自化工4232的钟依鑫同学以《从绿色化工看生态文明》为主题分享。结合专业学习过程以及在 2024 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绿色化工安全职业技能赛项决赛(高职组)荣获一等奖的参赛经历,阐述行业绿色发展的 “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深入浅出地讲解绿色化工在降低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在这场赢得满堂喝彩的思政课上,授课团队通过案例分析、问答互动等多元教学方式,全面系统地向在场同学讲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深度剖析绿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参与者和推动者,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



撰稿人:吕瑾、郭兰师

一审:吕勇

二审:郭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