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大中小学学生乘坐“红色巴士”,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铭记革命精神”的校外思政课实践活动。
“2017 年 10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时,当得知展柜中展示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是由一位共产党员的父亲藏在儿子的衣冠冢里保存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连称很珍贵,忙问,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张人亚)后来怎么样?总书记之问引出了一段传奇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张人亚。”伴随着潘雪老师的娓娓讲述,“红色巴士”从宁职院缓缓驶向红色之旅第一站——张人亚党章学堂,同学们开始本次实践教学的第一课。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大包党的珍贵书报文件秘密送回自己的老家——宁波霞浦镇霞南村,交托给自己的父亲张爵谦保存。”潘雪讲解道,“在入党的时候,张人亚就决定,要忠于无产阶级,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这个国家、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张人亚同志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张人亚党章学堂,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介绍,生动鲜活展现着张人亚的初心与使命。通过“西风东渐少年强”“不甘落后思进取”“革命生涯新征程”“历险赴苏寻真知”“赤胆忠心染山河”“风云激荡藏火种”这6个篇章,潘雪老师和大学生讲解员官梦如、柴豪杰带领大家沉浸式学习张人亚的革命事迹,感悟张人亚的革命精神,实现了青年宣讲与中小学生思政课堂的有机互动。老师和同学们的生动讲解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
随后,师生共同走进初心学堂,观看“初心印记”视频短片,重温了“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革命故事。“张人亚的原名是什么?”“张人亚是在哪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张人亚的父亲为什么要把文件书报藏到衣冠冢里?”本次实践活动中为中小学生设计了知识竞答互动环节,鼓励同学们在互动中自主思考。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党章学堂实践教学来到最后一个环节。两位大学生为大家带来了红色经典朗诵——《可爱的中国》(节选)。大家被两位同学饱含深情的演绎所感动,也深化了对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认识理解。
红色之旅的第二站,学生们来到北仑革命烈士纪念馆。“她是全国著名女烈胡焦琴,在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相继被捕的严峻形势下,即便周围同志都劝胡焦琴赶快离开,但她却坦然说‘革命之花,总要烈士之血染红的。’最终,在敌人的刑场上,她身中6弹,壮烈牺牲。”潘雪老师介绍道。在聆听胡焦琴烈士的红色事迹后,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牺牲奉献精神。
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以时间为轴,分别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烈士的事迹。馆内陈列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烈士遗物,都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那一个个真实且悲壮的英雄事迹。“1944年2月21日,李敏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捕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宁死不屈,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吕瑾老师为大家重点介绍了被誉为“浙东刘胡兰”的李敏烈士的革命事迹。 最后,在烈士雕塑前,同学们与革命先烈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革命先烈,我想对您说”和签名活动。新碶小学郑琦轩同学讲到:“这次参观让我很难忘,通过讲解员们的讲述,我深知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学习烈士们的奋斗精神,努力的学习,为祖国的未来作贡献。”旅游3231班的柴佳敏说:“以前都是在课本或电视上看到这些革命烈士,而这次近距离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的精神,一切都有了实感。生活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奋斗,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地英勇付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传承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无论是中小学生稚嫩的话语,还是大学生沉稳的表达,都表达了各自在此次实践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也深刻地抒发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
此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我院构建校地合作共同体、打造多方联动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重要成果。通过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加强与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合作,并依托沉浸式、项目化的现场教学,将地方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校“大思政课”资源优势,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传好“接力棒”、育好接班人,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