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会客厅”理论沙龙第九期——回望百年路 扬帆新征程

发布者:林瑾瑾发布时间:2021-04-27动态浏览次数:57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我校“大思政” 的育人格局,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开展“三提升”工程,即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理论研究中心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层次和内涵。我们将紧紧依托学生党校、青马培育工程和理论研究中心,开展“阳光会客厅”理论沙龙活动。该活动汇集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结合社会热点,时事关注焦点进行交流研讨,培养好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骨干。形成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团队组组有导师、人人会调研、周周有活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必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标记。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

 2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25日下午,我校也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学校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帮助大学生基于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等多个层面,去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在知史中爱党、在知史中爱国,不断厚植爱党爱国之情怀,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华新福老师首先从成立一百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角度,强调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并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语录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出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同时介绍了我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动员、落实情况。希望广大同学通过学习党史,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崇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努力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最后,华新福老师满怀激情地说:回望来时路,我们豪情满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扬帆新征程,我们信心百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红心永向党,青春献祖国,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中国!

求予铭同学发言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他在外交上一直强调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台湾问题上,他向企图干涉中国台湾问题的美国政府多次说明“我们尊重美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我们不干涉美国的内政,我们要求美国也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彰显了我们中国的自信,维护了我们的国家利益。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以复兴中华为已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坚决维护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绝不允许他国侵占我国的领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起青年之责,勇于挺身而出,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求予铭同学发言)

蔡嘉伊同学发言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力,钱学森、程开甲等科技工作者突破重重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的精神凝结着以往的奋斗,也昭示着未来的希望。

   当前我们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两弹一星”精神的巨大推力鼓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弘扬革命精神,放飞中国梦想。蔡嘉伊同学发言)

傅炜炜同学发言

   黄旭华院士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从1958年进入“09”工程的研制开始便面对“苦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严苛誓言。他与同事们仅仅凭借着算盘和尺子,不断计算测量出了一组组核潜艇关键数据,最终制造出了核潜艇。30年间发生了很多事,他的父亲与二哥已然逝世,母亲也是垂垂老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围绕着他,他也知道30年间他没有回过家中的一封信,与家人的联系也越来越少,甚至家中亲人以为他葬身海底。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国家的机密不能泄露,忠孝不能两全,所以他只能告诉自己“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些艰难险阻造就了黄旭华院士的辉煌,也造就了我们国家的强大。

   现今我们也该如此,沉下心来努力做事,克服艰难险阻,不断进步,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傅炜炜同学发言)

吴仁琪同学发言

    1944年初,为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来到距离延安30多公里外的安塞县生产农场,并被选为副队长。夏末秋初,张思德带领突击队员进入安塞县林区烧制木炭,准备过冬。他不怕苦、不怕累,处处树起模范标兵的大旗。在张思德的感召下,战士们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仅用一个月就烧炭5万多斤。9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战友因此得救,然而年仅29岁的张思德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样的一段讲话。

2020年春,疫情发生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20名党员迅速集结,一支“党员突击队”应运而生,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那一句“最困难的工作、最艰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刷屏网络,张文宏的这席话赢得网友一致点赞。

   虽然我们离党员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也应该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始终不能忘记入党誓词里的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危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吴仁琪同学发言)

濮文杰同学发言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濮文杰同学发言)

   小组同学对此次学习感悟很深,他们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在成立一百年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次的阳光会客厅活动,对我们了解历史故事,总结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回望建党百年历史,有辉煌,有成就,也有曲折与磨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背后所凝结的智慧和经验需要我们细细去体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