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师德匠心 厚植教育情怀】“师德师风”专栏(一)

发布者:王馨发布时间:2023-07-27动态浏览次数:1543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学习“思想铸魂”、“固本强基”、“以案促学”、“师德引领”等专题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现推出【涵养师德匠心 厚植教育情怀】“师德师风”专栏第一期。

图片

吕途: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身教重于言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


图片

周碧蓉:

曾经的懵懂少年,曾经的叛逆青春,成长的路上总有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行,这盏灯就是“爱与责任”。正所谓“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就是要因材施教,用“爱与责任”点亮他们的人生梦想,教会他们责任与担当、坚定与勇毅、感恩与奉献。至真至诚甘为人梯的张桂梅、义务支教潜心育人的陈立群、扎根职教匠心筑梦的李粉霞,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的优秀榜样!


图片

吕勇:

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就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次要坚持系统思维,学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分析教育本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党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最后要善于利用思政主课堂向我校的青年学子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讲好新时代宁职院“创业、创新、创优”的奋斗故事。


图片

刘光艳: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是一名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灵魂。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范人。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学生,恪守学术道德,坚持廉洁自律,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图片

朱娟: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则是师德的新发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师必须时时关心学生成长成才,掌握其特点,掌握思想脉络,发挥其闪光点,抓住突破口,做到宽严相济;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新。面对时代的变迁,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地充电中汲取站稳讲台的力量。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为师者的最大职责!


图片

王恩妍:

师德师风是为师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高校教师,就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职责,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一方面,要实施“爱”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心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尤其是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图片

李勇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宋韩愈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长”。中外名人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都强调教育不是对人某一方面的培养,而是对人全面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怎么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其教育行为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认为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品质: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欣赏每一个学生;2、具有身正的示范作用;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图片

张珍珍 :

如何深刻理解师德师风的内在要义进而转化为教师行为规范、前行动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我们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坚定信仰、立德修身、广博知识、精通专业、爱生善教,努力做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图片

章甜甜: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教育家斯霞曾说过: “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就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透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好的师德师风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严于律己,要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图片

王银君:

一名好老师要实现师生之间人格上的互相平等。第一,要做到规范自身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育水准。第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平等、健康的氛围中成长发展。第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应该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

金慧湘: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教必先强师。我深感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保持高尚的师德、提升业务精湛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尤其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做到真听真信,入脑入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做到真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