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高校思政课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守正创新,丰富实践路径,多策并举,有机地将浙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深入研究浙东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学术研究,提高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组织人员开展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考证、史料收集、红色故事整理等活动,深入挖掘与阐释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历史意义以及时代价值,推出一系列有理论深度和学术厚度的学术成果。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研究氛围,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精选红色素材,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思政课内容时,要紧密围绕浙东抗战精神、大陈岛精神、蚂蚁岛精神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第一部党章的守护人张人亚等浙东红色文化资源典型代表进行讲解。通过组建高水平的课程研发团队,讲好浙东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经典人物与经典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增强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力。
创新红色文化教学方式,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主题辩论会、演讲赛、小论文等形式,加深大学生对于浙东红色文化的了解;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通、慕课、云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方式讲授浙东红色文化;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点,指导大学生以短视频、漫画、皮影戏等方式宣讲浙东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浙东红色文化,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
开展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强化高校各部门联动合作,构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宣传浙东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各部门可以在标语、海报以及建筑名称中融入浙东红色文化内容;结合重要历史节点以及重大纪念日,在校内组织举办书画展、征文、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等互联网媒体宣传浙东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学校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积极与党团活动相结合,宣传浙东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党团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到浙东革命遗址或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支部共建、志愿服务等教育活动,采取调研革命遗址、讲述浙东红色故事、寻访英雄模范等红色主题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追溯红色记忆,学习与传承红色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宣传浙东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社团通过组织革命歌曲演唱会、文艺汇演、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于浙东红色文化的了解;发挥大学生在音乐、绘画、翻译等方面的专业特长,通过制作短视频、微电影、动漫等方式来传播浙东红色文化。通过制度建设创新,使大学生由红色文化的受众,转变为红色文化的弘扬者。
增强红色文化育人效果。加强资源整合,建设校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教育基地可以邀请思政教师、老战士、优秀大学生等组成讲师团对浙东红色文化进行宣讲。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红色文化展演、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扩大浙东红色文化影响力,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校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既有助于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有利于对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进行教育,有效地促成浙东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红色文化学习常态化、持久化。
促进校地合作,建设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00”后,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缺乏感性认识。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可以通过校地合作,充分利用浙东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村”等,深入开展红色课堂、专题教学、红色研学等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滋养。创造机会让学生实地瞻仰、考察、调研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中共浙东区委成立处旧址、杨贤江故居、张人亚故居等浙东重要革命遗址和纪念馆,身临其境地去感悟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将会极大地增强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重视培养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伍,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高校通过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讲好“家门口”的红色故事,既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于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假期到浙东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担任志愿者,为游客讲解红色历史,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开学后,鼓励他们进入思政课堂,分享假期的学习收获,让浙东红色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当地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东红色文化资源。分析研究浙东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探寻其蕴含的浙东气质,赋能当地思政课建设,培育更多热爱浙江的青年才俊,无疑将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实践增光添彩。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运用浙东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2021SCG088)阶段性成果)
作者:向勇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